要闻综述
要闻综述
当前位置:首页 > 要闻综述 > 要闻综述 > 正文 
“零关税”倒逼水果产业转型升级 广西优果工程再造强势传奇
发布时间:2013/7/9 13:01:28

   2003年10月1日,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第一个“零关税”协议生效,中泰两国取消了108种蔬菜和80种水果产品的贸易关税。2004年初,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“早期收获”计划付诸实施,以农产品为主的500多种商品开始实行降税。2006年“早期收获”计划项下鲜水果的优惠关税率进一步降为零。广西水果业通过“进退有序”、调整结构等,涅槃重生。
   “零关税”实行10年,也是广西实施“优果工程”对水果产业进行“洗牌”优化提升的10年。“零关税”协议下,全区大胆迎接挑战,水果业不仅没有被东盟挤垮,总产量反而以年均10%左右的幅度持续增长,一举跨入千万吨水果大省区行列,名列全国第五。
  “零关税”实施
   广西传统水果直面挑战
   “零关税”实施后,东盟国家大量廉价免税热带水果产品从广西口岸涌入中国,国内热带水果主产区在协议执行后,其相关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,其中又以广西的情况最具代表性。据广西农业部门测算,中泰果蔬零关税措施实施及2004年1月1日“早期收获”计划的全面启动,广西龙眼、荔枝、菠萝等类同水果受从东盟进口水果影响的损失就超过6亿元。
   由于荔枝、龙眼保鲜难题一直难以破解,广西丰年时要在两个月时间内销售自产的上百万吨荔枝、龙眼,鲜销任务艰巨,部分产品被卖至加工企业生产成果干、罐头等继续销售。东盟水果大量涌进后,广西的加工企业转而收购外来低价鲜果,广西水果鲜销雪上加霜。
   面对冲击,广西决定“退热”,即缩减部分品种一般的荔枝、龙眼等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。“和10年前相比,广西龙眼荔枝种植面积减少100多万亩,但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树冠的扩大,产量仍呈上升趋势。”广西水果业内人士说。
   据介绍,目前广西荔枝种植面积300多万亩,主要集中在灵山、北流、邕宁、苍梧等18个县(市、区),年产量50万吨上下。龙眼产地分布在玉林、崇左、贵港、钦州、北海和南宁等市的23个县,年产量40至50万吨左右。全区芒果产量预计2013年达50多万吨,同比增加8万吨,增长36.4%。
   以“早”抢市场
  以“迟”占空当
   “零关税”后,广西传统大宗热带水果受到较大冲击,自治区农业厅果断提出: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实施“优果工程”,从2009年起再用5年时间接着实施“优果工程升级行动”。各级农业部门紧紧依托资源优势,调优品种结构,大力推广优良品种,发展特早熟、特迟熟、特优质“三特水果”,以“早”抢市场,以“迟”占空当,以“优”强竞争,实现了错季平衡发展。特别是柑橘、香蕉、柿子、南方早熟葡萄、枇杷、杨梅、猕猴桃、白果、核桃、罗汉果等温带型特色时令水果,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,深受东盟国家客商欢迎。
   目前,广西的柑橘、香蕉、荔枝、龙眼、芒果、柿子等大宗水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。2012年,广西果园面积1496万亩,水果产量达1031万吨,产值252亿元,占广西种植业总产值的10%以上,农民人均水果收入612元。
   广西成为中国—东盟
   水果业集散地
   “进出口水果实行‘零关税’,对水果产能巨大的中国市场来说是好事,我国的苹果、梨子、桃子、葡萄、柑橘等大部分温带水果可以通畅进入东盟市场。”自治区水果总站负责人说。
   山西的酥梨、江西的蜜橘、陕西的苹果和广西的沙田柚……这些优质的中国水果,是众多东盟客商的追捧对象。中国和东盟双边果品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:双方大部分国土处于不同气候带,水果品种、收获季节具有差异性,中国盛产苹果、梨、柑橘等温带水果,东盟国家盛产山竹、榴莲、火龙果等热带水果。温带和热带水果在双方贸易中存在较大的供需潜力,贸易互补性很强。
   中国—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,东盟国家的水果蜂拥进中国,国内水果主产省区也纷纷把目光瞄向了广阔的东盟市场。作为中国—东盟进出口的桥头堡,广西当起了先锋。
   据农业部门统计,2010年,中国出口东盟水果175.7万吨,进口东盟水果213.5万吨。2010年,凭祥浦寨口岸水果进出口达101.87万吨,占全国水果进出口总量的18.19%,居全国第一位。其中,通过此口岸销往东盟国家的陕西苹果、梨就达20.5万吨。
   目前,广西水果出口贸易呈现内外开花的好势头,继我国香港、台湾等区外境外企业相继到广西采购果品出口后,区内企业主动走出国门,先后打开了北美和欧洲市场,广泛进入东盟市场。全区出口的品种从荔枝、沙田柚扩大到香蕉等多个品种,还建立了11个通过认定的出口基地。